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們,晚上好。
“C-Drama”,意為中國電視劇,這個復合詞,并沒有出現在你學過的英語課本上,如今卻成了海外網絡平臺上的“新熱詞”。同樣成為熱詞的,還有“donghua”(動畫)、“manhua”(漫畫)、“xianxia”(仙俠)、hanfu”(漢服)……這背后,是近年來中國電視劇、網文、動漫、傳統服飾等文化產品在海外的強勢“圈粉”。有人說,這反映出C-Culture(中國文化)在數字時代不斷增強的國際影響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如今,豐富多彩的中國文藝作品、文娛產品、文化IP等,正借助網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從《流浪地球》《萬里歸途》《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電影獲得不俗票房,到《甄嬛傳》《瑯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電視劇在海外視頻平臺上熱播;從《地球紀元》《大國重工》等網文廣泛傳播,到《原神》《黑神話:悟空》等游戲收獲一批“洋粉絲”……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文化出海”的類型和形式也日益多元。
參觀者在德國2024年科隆國際游戲展《黑神話:悟空》拍照區留影。圖片來源:新華社
為什么中國的文化產品能讓這么多外國人著迷?有趣、新奇,是最直接的答案。比如,不少中國電視劇和網文取材于志怪小說和武俠小說,展現出神秘東方想象;再如,不少出海的國漫在風景、建筑和人物造型上都帶著濃濃“中國風”,具有獨特美學意蘊。對于海外網友來說,接觸中國文化產品中穿越、重生等腦洞大開的想象,陰陽、八卦等傳統文化元素,的確如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需要看到,好奇心或許可以吸引一個外國人讀一次中國網文、看一兩部中國網劇,但要讓中國的文化產品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難度不小。有人說,中華文化是一條澎湃向前的大河,既有五千年文明累積出的肥沃土壤,也有現代化發展帶來的日新月異變化。把博大精深而復雜多樣的中國故事講好,并不容易。
有的游戲建筑背景是制作團隊經實地考察,對古建筑精細還原而成,效果震撼;有的電視劇在改編時,保留原著精髓,同時按照英語國家觀眾的偏好進行了大膽改造,受到海外觀眾廣泛歡迎。可見,讓中國文化產品更好走出去,既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座富礦挖深、挖好,又要尊重傳播規律、用符合當代各國受眾接受的方式進行。
文化出海,既是文化現象,也是經濟現象。2023年,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額達1621億美元。國際市場上,我們的文化產品如何直面全球海量作品的競爭,值得持續探索。前些年,國產網劇、網文、網游主要借助國外已有的傳播和交流平臺實現海外推廣,即“借船出海”。這種產業模式的問題在于,很多在國內爆火的作品,由于不符合特定分眾群體的口味,反而在國外上線后反響平平。近年來,中國文化通過搭建線上平臺、建立海外基地、打造自有品牌等方式拓展傳播渠道,“造船出海”成了新選擇。從借船到造船,只有瞄準用戶真需求,積極擁抱新業態,才能讓更多文化產品“出圈”,聯結更多海外受眾。
有學者曾說,“中國”既是一個國家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今天,世界更加關注中國文化,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國文化的傳播愈發純熟自然。于我們而言,提升文化軟實力,還需要讓更多負載中國文化氣度、傳遞中國文化價值的作品傳播出去。期待在“文化出海”的旅途上,我們的電影、文學、動漫等產品能如千帆競發,駛進世界各地受眾的心里。
這正是:
多樣產品千帆發,中國文化展芳華。
大家晚安!
(文|方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