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發展報告(2024)》(簡稱“《報告》”)日前正式發行,198家保險公司及34家保險資管公司的資金運用情況因此浮出水面。
2023年,我國新增1家保險資管公司,國內保險資管公司總數增至34家。截至2023年末,34家保險資管公司合計管理30.11萬億元資金,同比增長22.82%。其中,9家保險資管機構管理資產規模在9000億元以上。
如今,保險資管行業仍然保持保險資金為主、業外資金為輔的結構:管理系統內保險資金20.36萬億元,占比67.63%;管理第三方保險資金2.01萬億元,總體占比6.68%;管理銀行資金4.49萬億元,占比14.92%;管理業養老金2.38萬億元,占比7.90%。
債券配置占比45.36%
2023年,保險資管公司投資資產總規模26.16萬億元,同比增長16.82%。整體來看,債券、保險資管產品和銀行存款是保險資管公司最重要的配置。
具體來看,截至2023年末,配置債券規模11.86萬億元,占比45.36%;配置保險資管產品規模3.80萬億元,占比14.53%;配置銀行存款規模4萬億元,占比15.29%;配置股票規模1.59萬億元,占比6.09%;配置公募基金規模1.25萬億元,占比4.80%;配置金融產品規模1.18萬億元,占比4.31%;配置股權規模4145.35億元,占比1.58%。
從資產增速來看,保險資金投資的債券、公募基金和銀行存款等規模均在2023年取得20%以上的增長,但股權投資下降明顯,下滑25.43%。
從主要資產增速看,增速排名前三的資產分別是債券、公募基金和銀行存款,同比分別增長29.39%、24.64%和23.77%;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小幅增長,增速為2.34%;股票和金融產品保持穩定增長,增速分別為3.95%和3.85%;股權投資下降明顯,增速為-25.43%。
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配置結構來看,2023年,行業配置保險資產管理產品規模3.80萬億元,同比增長2.34%。其中,配置債權投資計劃2.09萬億元,占比55.03%;配置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1.54萬億元,占比40.53%;配置股權投資計劃0.17萬億元,占比4.49%。
綜合收益率差距相對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報告》還披露了相關機構2023年綜合收益率和財務收益率的大致情況。
2023年市場表現復雜。債市繼續走牛,全年中長債表現好于短債,信用利差大幅壓縮,可轉債跟隨正股走勢多數下跌。股票市場主要股指回落,上證指數全年下跌3.7%,深證成指下跌13.5%。兩市場全年成交額212.2萬億元,同比減少5.5%。
數據顯示,2023年保險資管機構綜合收益率差距相對較大,但財務收益率差距相對較小。
具體來看,4家機構2023年綜合收益率區間為1%~2.25%,6家機構為2.25%~3.25%,7家機構為3.25%~4%,4家機構為4%~4.5%,分別有3家機構收益區間為4.5%~5%及6%~7%。
財務收益率方面,10家機構區間為3.75%~4.5%,9家為2%~3%,另有5家處于4.5%~5%區間。
保險資管公司人員不足8000人
從整體來看,2023年33家保險資管機構實現收入合計296.62億元,同比增長8.18%;其中,有同比數據的32家公司收入增速為3.85%。2016年~2023年,行業收入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9.92%。
《報告》披露,2023年保險資管行業人才穩步增長。截至2023年末,34家保險資管公司從業人員共計7499人,較上一年度增長超800人,增幅在13%左右。
截至2023年末,全行業人均管理規模40.12億元,增速較上一年明顯回落,低于近五年復合年均增長率(9.34%);人均創收401.07萬元,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增速低于近五年復合年均增長率(6.04%)。
《報告》指出,2023年體量規模不一的保險資管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側重點也不一樣:超大型機構方面,比較重視前臺部門的新設和職能調整,同時注重加大中臺數據管理和金融科技的運用;大型機構方面,比較重視自有資金的管理,成立自有資金投資部,也重視公司風險重建的能力。中小機構方面,注重精簡機構設置,實施扁平化管理;也注重強化內部審計的監督審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