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連跌多日后,澳華內鏡(688212)發布高管增持計劃。
9月22日晚間,澳華內鏡發布公告,近日收到副總經理及董秘施曉江,副總經理陳鵬、包寒晶、王希光等4名高管的告知函,前述4人擬自9月23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合計增持金額為370萬元至620萬元。
拆分來看,施曉江、陳鵬、包寒晶擬增持金額均為120萬元至200萬元,王希光擬增持金額為10萬元至2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陳鵬、包寒晶自2015年1月以來一直擔任澳華內鏡副總經理職務,施曉江于2020年4月被聘任為公司副總、董秘,王希光于2021年4月起任副總經理。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關注到,施曉江、陳鵬、包寒晶三人計劃增持的金額均超其本人2023年年薪。具體來說,施曉江2023年從上市公司領取的稅前薪酬為114.39萬元,陳鵬、包寒晶2023年稅前薪酬分別為84.76萬元、114.09萬元。
截至目前,施曉江、包寒晶、王希光分別持有澳華內鏡3萬股、1.5萬股、3萬股股份,均來自于股權激勵。
澳華內鏡表示,本次高管擬增持股份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同時為增強投資者信心,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
二級市場方面,在增持計劃發布前夕,澳華內鏡連續4日下跌,累計跌幅超20%。公司股價最新報收32元/股,市值43.07億元。
澳華內鏡主要從事電子內窺鏡設備及內窺鏡診療手術耗材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應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婦科、急診科等臨床科室。目前,公司已建立廣東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安徽分公司等15個營銷分公司,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34個營銷服務網點,實現區域化垂直深度管理。
今年上半年,澳華內鏡實現營業收入3.54億元,同比增長22.29%;受股權激勵股份支付費用增加影響,凈利潤566.16萬元,同比下滑85.13%。在剔除股份支付影響后,公司凈利潤為4774.02萬元,同比增長7.19%。
近年來,澳華內鏡加速推進產品迭代升級,不斷豐富產品管線。今年3月,公司相繼推出電子經皮膽道鏡以及電子膀胱鏡,從消化科、呼吸科邁入肝膽外科及泌尿領域。5月,公司又發布了電子輸尿管腎盂鏡,助力泌尿結石的治療。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開發3D軟性內鏡和AI診療技術及內窺鏡機器人,并計劃在未來新代產品中有序應用并持續提升安全性、可靠性和便利性,加速軟性內窺鏡設備的國產化替代進程。
在研發投入上,澳華內鏡一直保持較高強度。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為8733.68萬元,同比增長25.48%,占營收比重為24.7%,同比提升0.62個百分點。
海外市場拓展方面,上半年澳華內鏡在歐盟獲批了AQ-300系列產品,得到了當地客戶的高度評價,同時在俄羅斯、巴西、韓國等多個國家獲得了一系列產品的批準,豐富了海外市場的產品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