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以來,隨著玉米期現貨價格同時下跌,不少糧油經銷商,特別是東北、河南、河北、山東的玉米貿易商打電話咨詢我同一個問題:玉米價格創近4年來新低,可以抄底嗎?”陜西西安市資深投資者索王平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誰都沒有想到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居然在不足一年的時間內累計下跌了600~900元/噸。其中,大連玉米2409合約期價在8月7日跌至2250元/噸。
圖為2020年9月至今玉米期貨價格走勢
山東濱州市玉米貿易商劉家琪告訴記者,今年6月開始,他一直看空玉米價格,同時為了規避庫存玉米價格下滑的風險,他在大連玉米盤面進行了賣出套保操作。如今,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均下行至2300元/噸左右,他靠玉米期貨躲過“一劫”。而他身邊的很多朋友由于采取的經營策略“墨守成規”,加上心存僥幸持貨待漲,一下把數年掙的錢全“還”給市場了。
“我看空玉米價格主要有四個原因。”劉家琪說,一是我國玉米單產、總產量近年來不斷增長,導致產量大、庫存量大;二是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數量多年來有增無減;三是國內小麥、稻谷對玉米的替代效應明顯;四是下游需求亮點較少,無論是飼用玉米還是加工企業的需求量均沒有出現明顯增長。因此,市場持續保持著供大于求的格局,而當前又臨近新季玉米上市,玉米價格自然易跌難漲。
索王平表示,觀察國內玉米價格近年來的運行軌跡可以發現,2016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市場供應偏緊的情況下,國內玉米價格整體呈現穩中有升的運行態勢。在此期間,只要貿易商、倉儲企業、飼料加工與淀粉加工企業資金充足,收購的玉米成本較為合適,收購一定數量的玉米均可獲得可觀的利潤。不過,2022年下半年至今,國內玉米市場供求關系逐漸發生變化,很多市場主體還“墨守成規”,結果肯定不理想,有不少貿易商損失較為嚴重,如2022年、2023年新季玉米上市后價格均出現了高開低走的情況,部分市場主體依據多年來的經營經驗在新糧上市期大量收購、囤積待漲,均沒有實現經營目標。
“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糧食進口量高達9807萬噸,同比增加429萬噸。其中,大豆進口5833萬噸,同比下降1.3%。由此可知,今年前7個月我國谷物進口總規模約3800萬噸,進口谷物以玉米、小麥、大麥、高粱為主。”索王平說,在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數量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當前我國新季玉米長勢良好,由于今年國內多地降雨偏多、高溫天氣頻繁出現,夏播玉米豐產在望,預計產量較為樂觀。
不過,也有河南等地的玉米貿易商告訴記者,由于當地夏季降水較多,導致一些玉米田被淹,最終河南等地新季玉米能否豐產不好判定。也有市場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綜合來看,全國大部分地區玉米長勢喜人,內地低洼與河溝岸邊玉米田有被淹現象,東北部分地區低溫與多雨天氣對玉米生長有所損害,但預計大部分地區玉米單產與總產量較好。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盈峰糧食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柴印峰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雖然期現貨玉米價格當前均處于低位,但他并不準備收購囤積。在市場走勢不明朗,特別是下游需求沒有出現有效增長信號之際,觀望等待是最好的選擇。
“眼瞅著新季玉米豐產臨近,下游訂單不多,現階段玉米產區貿易商出庫十分積極,市場供應量有增無減。與此同時,由于價格表現疲軟,用糧企業則采取不斷消化現有庫存的經營策略。另外,國內主產區與主銷區玉米價格仍存在倒掛現象,如南北港口價格仍倒掛70元/噸左右。”柴印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