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8日,2024中國汽車軟件大會在上海嘉定召開。在“金融創新,軟件賦能”分論壇上,國聯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高登分享了他對于智能駕駛將駛向何方的重要判斷。
高登表示,人類對于交通需求的根本需求是追求安全與效率,沿著這個大方向,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智能駕駛產業在進行多路徑的探索,包括車路云、單車智能、Robotaxi等,整個產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
“這幾種不同的路徑,并不是矛盾的、非此即彼的。”高登認為,車路云、單車智能、Robotaxi有望成為加速高階智能駕駛落地的三駕馬車,而端到端等大模型的應用則有望加速高階智能駕駛功能落地。
從分工來看,車路云主要由監管側完成推進,落地方式以基建為主。車路云作為智能駕駛的底座,在未來高階智能駕駛落地的作用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需要給予乘用車智能與Robotaxi路端數據補償,充分補充視野盲區,成為感知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保證功能落地需要確定的監管體系,車路云可以通過多維度數據獲取的方式完成安全性監督。同時,Robotaxi和乘用車智能作為不同實現高階智能的兩種方式,數據范圍和功能路徑上互補,未來有望實現“1+1>2”的落地效果。
而在端到端大模型上車的過程中,高登認為最核心的還是算力、算法和數據,特別是對數據的積累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一旦產生飛輪效應,是很難打破的。
此外,端到端大模型的應用,還會帶來一些趨勢,即車端的算力需求會繼續提升。高登判斷,目前大模型逐步顯現出細分化趨勢,即在各個行業加速落地大模型的演進和功能落地。結合其他行業發展情況來看,2024—2025年垂直類大模型進入加速落地階段。
高登判斷,結合行業目前的滲透率,未來1年—2年將是智能駕駛加速發展的重要年份,各家主機廠都會加入軍備競賽中。
“這種競爭很像2020年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的前后,現在大家也在熱議要不要讓FSD進入中國市場。對于它所帶來的效應,我們目前的判斷是未知的,但可以預見的是:不管是有外部的“鲇魚”進入,還是按照我們行業自身發展的節點來看,整個產業都已從電動化向智能化進一步跨越。”高登表示,這會帶來幾個顯著的影響。首先是整車廠的競爭格局會進一步洗牌,在電動化階段,比亞迪和特斯拉脫穎而出,實現了在銷量和規模上的快速增長,而在智能化時代,也一定會涌現一些新的企業憑借著智能駕駛實現份額的高增長。其次,智能化的趨勢,也會帶來產業生態的重構,包括零部件企業等,也會迎來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