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款專用、封閉運行、首期額度3000億元、遠低于一般性公司貸款的利率(首期1.75%,原則不超過2.25%)、限期一年可展期 —— 這就是目前正式落地的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
“我們已經儲備了一批客戶,都很有意向。但目前沒有發放,內部還在評估一些細節。擔保方式、風險評估、到底按什么標準放額度都有待進一步研究。”一名資深大行對公人士告訴記者。
有大行火速摸底意向客戶需求
央行和證監會18日發布《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
至此,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這項支持資本市場的新工具正式落地。
記者了解到,已有國有大行火速制動,向意向上市公司收集其融資需求金額和時間安排,稱將“馬上組織申報授信”。
該國有大行提示:前期公司如果已經公告用自有資金進行回購或增持的,需公司進行變更資金來源的公告。但是變更公告前,該行就可以申報授信流程和放款,資金先放到專用賬戶里,待公告后再發放至客戶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該國有行提供的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產品形態為流貸(流動資金貸款),可直接占用該公司在該國有行的經營周轉類授信額度。而這也意味著,通過申報流貸或變更存量流貸業務用途的方式,該國有行可為上市公司客戶實現快速上報審批。
事實上,這場圈客戶的暗戰,早就打響了。9月24日央行“引導商業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用于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話音一落,兩日后就有全國性銀行啟動對這類專項貸款的營銷圈客。
最早流傳出啟動營銷工作通知的是興業銀行。其此前流傳出的要求其分行啟動營銷工作的通知顯示:該行將推出“股票回購專項貸款”和“股票增持專項貸款”兩類,融資主體分別針對上市公司、5%以上大股東(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及公司董監高。貸款期限均原則上不超過3年,且股東及董監高原則上買入后6個月不得賣出。
關于專項貸款優先支持的目標客群,興業銀行設置了兩個標準:一是納入該行上市公司“白名單”內的客戶;二是市值穩定,股票二級市場交易活躍、流動性較好,納入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的股票。
同時,興業銀行也設置了類“負面清單”:對于上市公司及其股東股份對外質押比例過高,存在分紅不達標、破凈、破發等情形下減持受限的股票,需要審慎介入。
專款專用是紅線
原則上,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利率不超過2.25%。有專業分析人士指出,這意味著若上市公司股息率超過2.25%,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用回購和增持專項貸的動力是有的。同花順數據顯示,以2023年度分紅情況來看,A股股息率超過2.25%的上市公司數量合計有1106家,占總市場的20.62%。
對于一線銀行客戶經理和信審專員來說,在50個BP的薄利區間里,回購和增持專項貸的授信難度較一般性公司貸款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風險評估是個難題”,有股份行對公客戶經理對記者直言。他認為怎么樣有效地貸后管理來保障貸款本金,需不需要參照股票質押貸款那樣要求回購增持貸款設置股票補倉要求、提升質押率和約定回購條款,都值得相關銀行以細則指導。
股票回購增持貸意味著新的信審機制、管理管理和風控體系,從監管到業界均在強調“專款專用”的重要性。
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針對這一工具監管部門需細化貸款使用流程和監督機制,加強對貸款資金流向的監控,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我們還沒有放款,但是已經專門開過好幾次碰頭會了。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堅持‘專款專用’,這是一條紅線。比如減少注冊資本、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轉換可轉債等很確切的目的是可以的。后續實操可能會碰到一些‘為了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的用途,這個要審慎決策,結合相關公司的貸款條件確定。”一名股份行對公人士告訴記者。
《通知》目前的要求是:申請貸款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應當開立單獨的專用證券賬戶,專門用于股票回購和增持。該專用證券賬戶只允許開立一個資金賬戶,且應當選擇貸款機構為第三方存管銀行。該專用證券賬戶不得辦理轉托管或者轉指定手續。如開立專用證券賬戶與現行規定不符的,可豁免執行相關規定。
責編:李雪峰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