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琦
近期,不少績優主動權益基金陸續放開大額申購限制。有基金公司表示,之所以恢復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業務,主要原因是大額申購對基金資產運作的影響已經減弱,也是為了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一些績優基金經理敢于此刻放開限購,或表明基金經理看好A股未來走勢,市場充分調整后反而是逆市布局的良好時機。
多只基金放開限購
10月16日,多位績優知名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放開旗下基金的大額申購限制。
工銀新興制造混合基金公告稱,為滿足投資者需求,自2024年10月17日起基金恢復正常申購、轉換轉入和定期定額投資業務。據悉,該基金曾于2022年4月7日起限購100萬元,大額申購的限制至今持續長達2年半的時間。工銀新興制造混合基金此前由基金經理張宇帆管理,今年7月增聘馬麗娜與其共同管理。
此前不久,張宇帆管理的工銀物流產業自2024年9月11日起恢復正常申購、轉換轉入和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工銀物流產業自2022年3月4日起限購2萬元,同樣長期處于限購狀態。工銀物流產業基金是張宇帆管理時間最長和管理規模最大的產品,在今年7月增聘尤宏業與之共同管理。
同日,交銀施羅德基金發布多則公告宣布旗下基金放開限購。百億基金經理何帥管理的交銀阿爾法核心混合、交銀優勢行業混合、交銀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恢復大額申購業務。關于恢復大額申購業務的原因,公司表示,考慮之前限制大額申購業務的因素對基金資產運作的影響已經減弱,為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故恢復上述基金的大額申購業務。百億基金經理楊金金管理的交銀啟誠混合、交銀趨勢混合將5000元、1000元的大額申購限額均提升至5萬元。
此外,近期還有多只基金恢復大額申購業務,如諾安優選回報混合恢復機構投資者通過非直銷渠道的大額申購業務,國富新機遇基金恢復2022年1月7日起暫停的大額申購業務。
大資金有望增強
基金經理“火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主動權益基金主動恢復大額申購業務后,一些大資金的涌入有望為基金帶來更多“火力”,更方便基金經理調倉和建倉。
近期,A股市場進入震蕩調整階段。機構認為,市場風險偏好已擺脫負面區間,后續市場的核心矛盾在于后續政策的力度和效果。在一系列政策預期指引下,后續政策或將逐步落地,對后續行情保持樂觀,A股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
有第三方基金評價人士表示,一些績優基金長期處于大額限購狀態,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控制規模達到保護業績的目的。隨著基金規模的增長,如果沒有好的建倉時機和投資標的,投資管理的難度會大幅增加,不僅會損害投資者利益還可能攤薄早期持有人的利益,基金大額限購有助于基金經理更好管理好投資組合。
對于放開大額限購的原因,基金管理人在公告中均表示,是出于滿足投資者需求的目的。談及基金經理扎堆取消申購額度限制,上述人士指出,近期市場波動有助于基金經理在市場底部拿下便宜籌碼提前進行布局,可為下一輪行情到來做好充分準備。
一些股債混合型基金也將大額申購限額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安信民穩增長基金曾于9月25日暫停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及大額定期定額投資業務,限制金額為不超過100萬元。但到了10月14日,該基金便恢復個人投資者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及大額定期定額投資業務,非個人投資者的上述業務限制金額調整為1000萬元。安信民穩增長基金年內累計回報接近15%,業績表現位居同類型基金前列。
機構稱A股值得期待
績優基金打開大額申購限制,也有助于基金規模的提升。此前,一些績優基金限制大額申購,雖然有助于穩定基金業績,但也舍棄了基金規模。當下,一些基金放開限購,將吸引更多資金涌入,或為A股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展望未來,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表示,預期已推出的相關政策的效果或將逐步顯現,后續仍有望推出更多增量財政政策,尤其是關于拉動內需、改善民生等方向,其對改善經濟基本面及市場風險偏好或將起到較為積極的作用。具體來看,羅世鋒對于四季度的市場維持相對謹慎且偏樂觀的態度,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向,一是符合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產業方向,且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優秀制造業;二是受益于內需改善的相關順周期行業;三是目前仍處于較高景氣度的與出口相關的行業。
“A股估值在經歷長期調整后處于極低位置。”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一部副總經理袁航認為,A股市場中長期仍具備進一步上行的空間。經濟層面,大力度的擴張型政策已經拉開帷幕,未來將陸續落地,對經濟基本面的影響也將逐步體現;估值在短期內出現了快速提升,但也只是完成了前期“白菜價”的修復,目前估值依然處于合理偏低位置,遠遠談不上泡沫化;和海外股票相比,A股估值也同樣具備橫向比較的吸引力,在美聯儲降息以及國內政策調整之后,外資對于中國股票市場的關注度快速提升,未來海外資金或進一步流入A股以及H股市場。
摩根士丹利基金認為,后續財政政策將陸續落地,有望持續對投資者信心帶來提振,A股的估值修復行情依然值得期待。結構方面,博時基金認為,政策發力下內需和成長有望受益,中期在經濟上行的斜率明確前,維持對紅利資產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