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居民消費放在更高位置上。
9月6日,在第六屆外灘金融峰會“應對變化的世界”上,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以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分別從宏觀、金融、產業三個角度建言如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楊偉民: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居民消費放在更高位置上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會上表示,我國在“十五五”時期應建設“民生大國”。把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居民消費放在更高位置上。
楊偉民指出,目前我國面臨的需求不足問題主要是內需不足,內需不足主要在于居民消費不足。所以本輪擴大內需要以擴大消費為著力點,把建設“民生大國”納入國家發展規劃,作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促進各項政策協同。
楊偉民指出,擴大消費,短期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從長期看,更要形成消費持續擴大的內生機制。“消費的背后是收入,收入的背后是就業。”他說。
楊偉民建議,發展壯大民營經濟,著力擴大市場化就業。民營經濟是擴大就業的主體,擴大消費必須擴大就業,而擴大就業必須更加積極地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他還認為,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偏低,是消費占總需求比重偏低的重要原因。要實行更加積極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政策,盡可能減輕居民稅費、利息等負擔。
尚福林:推動投貸聯動試點完善金融機構聯動協同機制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會上指出,金融市場上“有資金、缺資本”的現象改善并不顯著。他建議,健全完善科技金融體制,推動投貸聯動試點。
尚福林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服務必須順應時代變遷,形勢變化,在助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持續增強適應力、培育競爭力,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質效。
“不同的金融機構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缺乏有機銜接的服務機制。”尚福林表示,廣義的投資銀行業務主要服務于企業初創期與成長期。商業銀行保險業務更側重于企業成熟期。由于不同類型的金融服務風險補償機制以及所需要的信用信息不同,實踐當中,各類金融機構信息共享與服務銜接還存在著短板。
他指出,近年來投貸聯動等新興模式在探索中前行,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從整體上看,不同的金融機構之間的聯動協同機制仍需要優化完善。
尚福林表示,投貸聯動試點的初衷,是通過銀行主動對接內外投資機構,提前介入、了解創投企業以及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前景與信用狀況,適當前移信貸服務窗口。借助信貸資金存量結構調整和增量引導,緩解全社會資本投入不足的問題。
“希望通過投貸聯動試點,探索在商業銀行法框架內找到投向高風險創投企業或科技企業的信貸資金補償方式和方法”尚福林說。
劉尚希:“數實融合”成為新趨勢建議構建數據資產化及入表規則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會上強調,數字化轉型既是數實融合的方向,也是當前培育新動能,孕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他建議,建立健全數字治理制度,構建數據資產化及入表規則。
劉尚希指出,在傳統的語境下,實體經濟是與虛擬經濟相對應的。隨著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這種涇渭分明的產業分類已經越來越與現實的狀況不相吻合,產業融合成為新趨勢。
“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不是對立的,而是趨向一體的。”劉尚希說,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傳統實體經濟最終也會融合轉變為數字經濟。
他指出,“數實融合”的本質是實現數智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和全面滲透,催生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劉尚希建議,接下來應完善數據產權保護、數據安全使用、數字隱私保護等方面的數字治理體系,包括進一步加強軟件即服務(SaaS)行業的規范與標準建設,確保服務質量和數據使用流通的便捷性、安全性。
他還建議,構建數據資產化及入表規則。傳統的入表規則是以所有權為基礎,而數據的滲透性、公共性、場景化特征以及多方主體參與,無法確認所有權,數據資源的資產化和入表,需要一套新的確認規則。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