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上證指數今年前15個交易日的跌幅,遠超去年全年。一些市場觀點認為,股市發生了“踩踏”。
所謂“踩踏”,是股市中的諺語,特指因為信用交易引發的暴跌行情。客戶通過向券商融資買入的股票,由于價格持續下跌,導致維持保證金不足,此時券商基于出借資產安全的考慮,就會對客戶持有的股票強制平倉。
一般在市場連續下跌后,融資盤就會出現風險。當這種現象集中出現時,相關股票會因為拋盤大量增加而明顯下跌,形成“多殺多”的走勢,投資者稱之為“踩踏”。
“踩踏”過程中,個股無序下跌,給市場造成恐慌,對市場人氣打擊很大。在現實中,除了融資交易之外,股票質押等其他信用類交易,也有可能引發“踩踏”。因此,經驗豐富的老股民對于融資、質押比例比較高的股票,會相當警惕。
作為一種金融服務手段,融資以及質押等,對于盤活市場資金,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A股推出此項服務以來,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歡迎。但由于其風險較高,且存在風險外溢并導致“踩踏”的可能,因此也經常被詬病。
券商開展這類業務,一方面能吸引客戶,增加收入;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特別是強行平倉時很容易與客戶產生矛盾,因此是一把雙刃劍。怎么化解這個矛盾呢?筆者認為不妨從逆周期調控的思路來解決問題。
股票的下跌,通常會有兩種情況:
其一是個股的基本面發生變化,原來的估值邏輯失去了基礎,由此出現的下跌一般在相當長時間內難以逆轉,此時不管是自有資金還是融資資金購買的股票,都應該賣出。如果由此引起股價“踩踏”,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接受。
其二是個股隨大盤下跌,但其基本面沒有發生不利的變化,而股價回落還帶來了市盈率、市凈率的下降及股息率的上升。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其內在價值提高了,風險也得到釋放。此時如果因為股市整體下跌,流動性不足而導致股價跌破平倉線,而客戶又沒有條件追加維持保證金,那也一定要強制平倉嗎?從逆周期調控的角度來說,不是非做不可。
在實行差異保證金交易的情況下,不同股票的維持保證金率是不一樣的,股價低的相應的維持保證金率一般會低一些,那是否可以通過綜合研判,對維持保證金率予以適當的調整呢?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以實際行動彰顯鼓勵價值投資的理念,同時又充分照顧到客戶的關切,也減少了個股發生“踩踏”的可能,對于穩定市場也有積極作用。現在,監管部門一直在號召各部門要有逆周期調控的思路。在融資等信用交易業務中,引入逆周期調控的思維,應該也是必要的。
當然,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股市變幻莫測,要準確判斷其短期走勢并不容易。對于加了杠桿的融資及質押等交易來說,本身就帶有較大的風險,在股價下跌到平倉線附近時,不采取平倉措施,相反通過調整維持保證金率來讓其繼續合法存續,經辦人員需要承擔很大的壓力。
但是,不能因為其操作難度大而徹底關上這扇門。現在可以開始研究,對作為融資對象及擔保品的股票,事先設計出在不同價格區間的維持保證金率,并且進行反復的壓力測試,在這基礎上對相關參數予以動態調整。
有了充足的準備,以后一旦市場出現了這方面的需求,就可以通過一定的批準程序,進行相應的試點。在這里實務部門需要提高相應的風險管控能力,監管部門則要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給予寬容。投資者也要算下賬,當某只個股因為逆周期調控免于平倉,市場就少發生一些“踩踏”事件,大盤的穩定也就有了更好的基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