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里有一個特殊的排行榜,根據學生每天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積分排名。據介紹,正確投放1斤垃圾可兌換10積分,100積分就相當于1元錢,可以去學校的相關商店換購物品。此外,學校還出臺規定,劃出6學分作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學分”,將每個學生垃圾分類完成情況納入考核。
按照規則,要正確投放10斤垃圾,才可以兌換1元錢。按理來說,如此額度的“經濟激勵”微乎其微,本不至于調動起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才是。但現實是,該校許多學生如今都熱衷于扔垃圾、賺積分、爬榜單。“垃圾分類”于他們而言,已然不僅是一種生活習慣的調整,更像是一場游戲、一種信仰。這類似于朋友圈里的各種簽到打卡,似乎不如此便是落伍、便是LOW了——可以說,這是極其成功的心理暗示和文化塑造,也足可成為全社會推進垃圾分類的參考。
作為一個“小樣本”的微觀試驗,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一系列舉措,無疑是成功的。眾所周知,大學階段,個體的環保認知、生活習慣等等還遠沒有成熟定型,在這一時期對其加以適當的理念灌輸、行為引導,很大概率會影響一生。在還是一名大學生的時候,在成為市民、居民之前,就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這幾乎就是終生受益、造福社會的事情。其實,倘若考慮“投入—收益”比,在大學校園普及垃圾分類,可以說是效率極高、極其合算的。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做法,最核心的其實有兩部分,其一就是“垃圾分類積分排名”,其二則是“將垃圾分類納入學分考核”。這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智能投放站”的那套硬件系統。除此以外,所謂“積分排名”“學分考核”的鼓勵機制,完全就是零成本。這種超低成本推進“垃圾分類”的模式,在社會語境內,在社區、小區等場景下,基本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階段就是宣傳“垃圾分類”的黃金時期,一波操作堪稱事半功倍。
年輕人更認可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更向往先進文明的生活方式,趁早趁“小”引導其適應“垃圾分類”,大有文章可做。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做法,應該成為所有大學的參照。甚至,其在實施過程中的某些思路,還可以為全社會提供啟發。比如說,保持耐心、講究節奏。校方及時將學生“弄不懂”的四分類調整為二分類垃圾箱,鼓勵學生由淺入深地學會“垃圾分類”;再比如,提供足夠的前端支持。“學校專門給每個宿舍發了兩種顏色的塑料袋,讓學生在宿舍就完成分類。”這些細節上的經驗,對于全社會“垃圾分類”事業,都是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