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南華早報》首屆中國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辦,超過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位商界領袖、投資家和學者等相聚南沙。 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顧問梁振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等嘉賓參加年會并致辭。
梁振英向到會的嘉賓推薦了多個南沙“最大”——國內最大的商業航天固體火箭生產基地之一、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最大的整車制造汽車城之一、最大的集裝箱樞紐港之一等,他還提及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和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均在建造二期工程,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名學生家長表達了報名入學的強烈意愿,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到2025年9月在校學生將超過1500名。
梁振英通過對內地各省市的長期參訪考察,發現香港與內地仍有巨大的合作潛力。他強調,香港與內地的深入合作還存在一定的障礙,就是雙方的“不知道”,即相互不了解彼此的所需所長,例如對于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科創等優勢,內地很多省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內地市場之廣闊和發展速度之快,也讓香港難以及時充分了解,“不怕沒有合作機會,怕的是不知道”。因此,要促進香港與內地進一步融合發展,必須暢通信息渠道,增進香港與內地間的交流與了解。
梁振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家重大戰略,《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賦予了南沙雙15%的稅收優惠政策,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在2021年成立以來,已設立14個組別,推進南沙和香港在航運、金融、科技等14個領域的深化合作,落地不少成功案例。
他舉了一個案例,香港獸醫方面的學生到南沙實習。他感嘆南沙有17樓層高的現代化養豬場。
劉煒向參會嘉賓推介南沙,他指出,今年對廣州和南沙來說是意義特殊的一年。2022年國務院高規格出臺《南沙方案》,賦予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歷史使命,為南沙劃定了2025和2035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今年就是南沙交出第一份答卷的關鍵之年。南沙有無限機遇、無限可能,借著本次年會向參會嘉賓推介南沙,期待與各界人士攜手唱響更多“春天的故事”。他表示,全區面積803平方公里,開發強度僅27%,超100公里的戰略留白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這是《南華早報》在內地舉辦的首次中國年會,旨在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更真實地呈現和展示大灣區故事,更好地鏈接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南華早報》首席執行官蘇嘉緩表示:“我們很高興成為首個在大灣區舉辦此類活動的香港媒體。通過此次年會,我們邀請的來自東南亞、歐洲和中東的嘉賓將有機會見證大灣區的激動人心發展,并與當地活躍企業交流。作為有120多年歷史、深耕香港報道的媒體,我們致力于發揮主導作用,提升香港作為連接大灣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超級聯系人的地位。”
《南華早報》總編輯譚衛兒表示,“2025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六周年,本次會議將提供一個獨特平臺,深入探討推動該地區成長的關鍵領域,包括先進制造、人工智能、半導體和清潔能源。我們期待這個平臺能夠發揮其影響力,促進大灣區與全球商界的緊密聯系。”她認為,國外對中國新聞報道有很強的需求,南華早報對中國新聞的報道,是使命所在,重要的是做到實事求是,即使有分歧也不要緊,需要盡量消除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