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只ETF漲停又跌停。
ETF作為投資一籃子股票的基金,在市場表現平穩時出現漲跌停的現象并不常見。
12月27日,紅利港股ETF、港股央企紅利ETF、港股通紅利低波ETF3只基金全天處于跌停狀態。當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微漲0.02%,3只ETF的表現與市場指數走勢格格不入。
分析背后原因,主要是資金參與熱炒的3只ETF出現了大幅溢價,二級市場價格大幅偏離跟蹤指數。一旦溢價消失,ETF二級市場價格回歸真實價值就會產生價格異動。
券商中國記者還注意到,今年已經多次出現基金公司或者基金大V推薦產品引發ETF價格大幅異動的現象,值得警惕。數據顯示,近期每天均有超過20只基金發布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提示。短期來看,ETF溢價過高,風險也隨之上升,投資者需要警惕投資風險。此外,在保護投資者利益以及提升投資者體驗方面,無論是基金公司還是交易端的券商也都有義務加大對異常交易的ETF進行風險提示。
3只ETF同日跌停
12月26日,港股休市,港股紅利相關ETF場內交易活躍。在港股紅利相關指數行情“中斷”的情況下,場內交易的相關ETF卻涌現大量買盤,推高價格上漲。紅利港股ETF、港股央企紅利ETF、港股通紅利低波ETF3只基金漲幅最高,當日尾盤罕見被拉至漲停。同時,3只ETF的溢價率均升至10%以上。
資金盲目買入ETF是推高港股紅利相關ETF的重要推手。近期,市場表現震蕩,資金持續涌入高股息資產。除了直接買入A股高股息上市公司之外,一部分資金選擇借道買入紅利相關ETF布局高股息資產。因此,近期不少紅利主題ETF規模持續大幅增長,部分ETF的規模屢屢刷新歷史紀錄,資金搶籌態度堅決。
12月25日,銀行股等高股息上市公司股價大漲,再度加強資金買入紅利相干ETF的決心。市場活躍資金除了買入A股紅利主題ETF外,開始擴散買入港股相關紅利主題ETF。港股紅利主題ETF份額開始出現飆升。
不過,不少港股紅利主題ETF規模較小,市場流動性較差,如紅利港股ETF此前每日成交額甚至不足千萬元。當資金突然涌入這類規模迷你、流動性較差的ETF時,很容易引起ETF價格的大幅波動。此外,港股ETF自身擁有的T+0的交易機制也加劇了價格波動。12月26日,紅利港股ETF全天成交額達到了3.36億元,換手率超過了420%。
紅利港股ETF、港股央企紅利ETF、港股通紅利低波ETF3只基金12月26日盤后溢價率均超過了10%。3只ETF的基金管理人紛紛發布公告稱,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于基金份額參考凈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為維護投資者利益,3只基金于12月27日開市起至當日10:30停牌。
12月27日港股開盤,各大綜合指數表現小幅震蕩。港股紅利相關指數也未出現大幅異動,疊加基金管理公司頻繁的溢價風險提示,12月26日大漲的港股相關紅利ETF價格在27日紛紛出現回調。
紅利港股ETF、港股央企紅利ETF、港股通紅利低波ETF3只基金出現跌停,銀行ETF優選、港股紅利低波ETF分別下跌6.42%和3.56%,港股央企紅利ETF和港股國企ETF跌幅均在2%以上。
大部分港股相關紅利ETF溢價大幅收斂,不過,紅利港股ETF和港股央企紅利ETF的溢價率仍在3%以上,存在溢價回落風險。
高溢價ETF頻頻預警
今年,ETF迎來快速擴張,涌入ETF的資金越來越多。不過,各類ETF走勢表現迥異,每當資金扎堆涌入績優ETF時,時常會引發一部分ETF二級市場價格出現偏離。
數據顯示,12月27日,共有28只基金發布了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提示。截至12月27日末,仍有19只ETF的溢價率超過4%。
最新溢價率最高的是標普消費ETF,溢價率高達21.7%;其次是標普500ETF,溢價率10.29%。
標普消費ETF成立于2024年1月24日,成立至今回報高達30.44%,該ETF自11月27日開始發布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提示,至今已經連發23篇風險提示公告。
由于外匯額度限制以及績優業績吸引資產配置,一些場內QDII長時間處于溢價狀態,基金管理人不得不頻頻發布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提示。
今年以來,發布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提示公告最多的是納指科技ETF,該ETF是市場上較為稀缺布局美股科技股的指數基金,年內回報超過50%。或憑借優異業績表現和產品稀缺性,涌入該ETF的資金較多,年內大多數時間處于溢價狀態,今年已經發布了超過180則相關風險提示公告。
由于美股等海外指數持續攀升,市場出現明顯賺錢效應,與此同時,國內居民不斷豐富資產配置的多元性,加大提升海外資產配置比例。受制于外匯額度限制,當基金公司自身外匯額度用盡時,QDII基金普遍會暫停場外申購,投資者只能買入相關場內產品,如此也會造成場內基金凈值超過對應的場外基金凈值,推高基金的溢價率。因此,不少資金頻繁參與買入場內ETF,甚至忽略溢價風險提示。
另外,由于跨境交易存在時間差、匯率波動等原因,QDII基金的凈值和交易價格也會存在差異,進而導致基金產品出現折價或溢價。
謹防ETF溢價損害持有人利益
短期來看,部分ETF溢價過高,風險也隨之上升,投資者需要警惕投資風險。
場內基金的高溢價一般很難長期維持。一旦ETF跟蹤的市場表現出現震蕩,或者全市場出現潛在表現更好標的,高溢價ETF的價格很快就會回歸相關場外基金的凈值,出現溢價逐漸消失的現象。
此前,資金持續追捧海外市場產品,如亞太精選ETF、納指科技ETF的溢價都曾一度超過20%。亞太精選ETF的高溢價持續時間較短,在溢價回落階段,ETF二級市場價格短短數日回調超30%,不少高位買入的投資者被套在高位。盡管該ETF跟蹤指數全年表現穩健,但是高位買入該ETF的投資者仍出現較大虧損。
納指科技ETF是今年市場關注度較高產品,二級市場價格長期處于溢價狀態,在今年6月創造了最高紀錄。盡管納指科技ETF跟蹤的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指數在近期站上歷史最高點位,但是納指科技ETF二級市場價格仍不及6月高點。可見,因為溢價的存在,ETF的二級價格走勢與指數表現產生了較大偏離,對基金持有體驗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不少業內人士都提示過,在場內交易ETF需要注意溢價,尤其是跨境類ETF,不鼓勵短期炒作ETF。也有基金投資資深人士建議,大額資金在配置ETF時,應該考量ETF的規模以及流動性等因素,以免出現大額資金沖擊ETF二級市場價格造成大幅波動的現象。券商中國記者還注意到,今年已經多次出現基金公司或者基金大V推薦產品引發ETF價格大幅異動的現象,值得警惕。
在保護投資者利益以及提升投資者體驗方面,無論是基金公司還是交易端的券商都有義務加大對異常交易的ETF進行風險提示。
責編:桂衍民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