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新一輪理財費率“價格戰”再次吹響號角。
近期,包括光大理財、招銀理財、交銀理財、興銀理財、寧銀理財在內的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對旗下部分理財產品費率進行了下調,部分費率低至0%。
此外,尋找更多代銷機構也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策略之一。
受訪人士認為,盡管費率優惠可以在短期內吸引客戶,增加市場份額,但長期來看,單純依靠降費并非長久之計,而且過度追求低費率可能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應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聚焦于助力客戶達成財富增長的目標。
費率低至0%
銀行理財子公司歲末費率“打折”攬客現象早已屢見不鮮。
僅11月27日一天,光大理財就“一口氣”宣布旗下6只理財產品“降費”。例如,“陽光金豐利406期”理財產品(EW2826)管理費費率由從0.2%下調至0.1%;“陽光金創利穩進日開3號(180天最低持有)”理財產品(EW2625)管理費費率由0.3%下調至0.15%,D類份額銷售服務費從0.3%調整至0.2%。
另外,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相關費用還被直接免除。例如,光大理財的“陽光碧樂活88號”理財產品(EW2510)AJ類、SK類、U類份額銷售服務費費率全部由0.3%下調至0%。此外,寧銀理財對旗下寧欣日日薪固定收益類日開理財24號(最短持有7天)產品部分份額的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給予一定優惠,其中銷售服務費從0.3%降至0%。
記者注意到,除了光大理財、寧銀理財之外,招銀理財、交銀理財、興銀理財、興業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在一個月內均對旗下部分理財產品費率進行了下調。
談及理財產品費率“價格戰”,排排網財富理財師負責人孫恩祥向記者表示,“伴隨著理財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疊加近年以來資金面寬松,市場利率下行,費率優惠已成為理財公司提升自身競爭力的一種手段。”
在孫恩祥看來,銀行理財子公司費率優惠常態化已然成為未來的趨勢。
“理財子公司費率優惠常態化現象是銀行間競爭加劇的直接體現。”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認為,由于母行銷售渠道稟賦不及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中小銀行下屬理財公司為了推動理財產品規模增長,對拓展非母行銷售渠道的動力更強。
那么,費率“打折”攬客的方式能否持久?
孫恩祥認為,雖然費率優惠在短期內可以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增加市場份額,但長期來看,單純依靠降費并非長久之計,而且過度追求低費率可能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應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聚焦于助力客戶達成財富增長的目標。因此,理財公司需要通過提升自身實力和創新能力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多在提升投研能力、豐富產品種類、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下功夫。
陳興文也指出,長期來看,費率“打折”攬客可能會對銀行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銀行還是需要在降低費率和保持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同時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和產品創新來增強競爭力。
布局理財代銷
除了理財產品費率“價格戰”,尋找更多代銷機構也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策略之一。
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4年上)》,2024年上半年,理財公司持續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已開業的31家理財公司中,3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僅由母行代銷,28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除母行代銷外,還打通了其他銀行的代銷渠道。此外,18家理財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上半年累計直銷金額2331億元。
上述報告還指出,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代銷理財產品的機構數量已有511家,較去年末增加20家,創下近年新高。
記者還注意到,相較股份行與城商行的理財子公司,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的代銷渠道數量普遍較少,存在較大分化。
據法詢金融數據,建信理財、工銀理財、農銀理財的代銷機構數量均不足20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也并非都大力鋪設母行外代銷渠道,光大理財、民生理財、廣銀理財的代銷機構較少。
“理財子公司代銷機構數量上,大行與中小行間存在分化,這主要是母行銷售渠道稟賦不同。”陳興文向記者解釋道。
陳興文進一步指出,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主要供應母行系統,拓展他行渠道的動力不足。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中小銀行下屬理財公司由于母行銷售渠道稟賦不及國有大行,因此對拓展非母行銷售渠道的動力更強。此外,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人才密度和業務拓展上更為進取,產品創新能力較強,這也促使他們在代銷渠道上更為積極。
目前來看,銀行理財業務的痛點究竟在哪?又該如何提升自身業務競爭力?
陳興文認為,當前銀行理財業務的痛點主要在于渠道約束、產品創新能力以及市場化程度。理財子公司主要依靠銀行代銷,沒有獨立的銷售渠道,這限制了客戶服務的方式和效果。理財子公司施行理財費率優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客戶,但是否能夠真正改善業務痛點還有待觀察。
孫恩祥指出,中小行理財業務目前面臨較大的挑戰。一方面,受監管政策、利率市場化以及大型銀行的競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業務規模仍欠佳。另一方面,自營理財業務因規模小、收入少、管理難等問題逐漸衰落,中小行理財業務也面臨著較大的轉型壓力。
陳興文則認為,當前中小行理財業務表現出積極的市場參與度和競爭力。“中小銀行具有較多的長尾客群,可與頭部銀行形成渠道互補,發揮展業區域內的市場優勢。”他強調,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中小銀行需要深入理解本地客戶的多元化需求,通過精準的客戶畫像,定制符合其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的理財產品和服務。同時,建立健全的產品評價體系,提升自身在理財業務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