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歐盟日前通過了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議案,但中國電動車的出口步伐并未停止。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出口整車超過470萬輛,平均每個月超過50萬輛。“今年我國汽車出口增長約在15%至20%的水平,有望達到6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當前出口占比已經達到35%,出口前景廣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孫曉紅在近期舉辦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發展(上海)論壇”上表示。
盡管當前中國車企在海外出口上存在一些阻力,但業內專家認為,汽車是高度全球化的行業,全球合作勢不可擋。“我們應繼續加強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政策交流與行業協同,形成全球行動,打造全球鏈條。”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汽車行業的盈利能力出現了明顯的收窄趨勢。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OICA)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汽車行業平均利潤率約為3.5%,相較于2022年下降了約0.5個百分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也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平均利潤率為6.5%,較2022年下降了約0.8個百分點。
在這一背景下,國際傳統汽車制造商雖然短期內依然依靠燃油車賺取高額利潤,但利潤收窄的趨勢已經顯現。與此同時,多數新銳新能源汽車品牌仍處于投入期,研發投入尚未形成收益。對此,張永偉認為,我國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智能企業正在跨越盈利拐點,預計幾年之后,整體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進入盈利周期。
在路特斯集團首席執行官馮擎峰看來,當前車企在造車方面“三不缺”:即不缺動力技術、不缺續航能力強的產品、不缺操控優秀的車型。然而,能夠集合這三者優勢的產品卻相對匱乏。他強調,電動化帶來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增加車輛重量,這不僅提高了能耗,還增加了操控難度和安全隱患。因此,如何在電動化的同時保持車輛的輕量化和操控性,成為汽車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而新能源汽車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分工與生態重構。“要想構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生態體系,首先要從國內生態、國際生態兩個維度考慮,形成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趙揚說。
對此,嵐圖汽車CEO盧放認為,構建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生態,推動汽車產業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盡管有部分國家及地區出臺了保護政策,但從長期來看,無法改變這一趨勢,我們必須抓住戰略窗口期,順勢而為,引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