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
歷史規律顯示,每隔七八年,資本市場就會出現一輪相對活躍的并購浪潮。面對這一輪活躍周期,上市公司及投行、風險投資機構等整個產業鏈條,都充滿熱情。與此前從規模經濟論、資源基礎論、產業組織論等多個維度來觀察不同,這一輪并購重組熱潮的驅動力,更多表現為轉型赴新,這與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主浪潮是一致的。
相較于產業邏輯和商業邏輯而言,無論是“蛇吞象”式并購,還是跨界并購,抑或是“類借殼”,這些都是外在表現形式或交易模式,不能將它們作為并購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而需要以其是否有助于上市公司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作為更核心的考量要點。
每一輪并購重組活躍期,一方面會有創新型交易的出現,另一方面往往也會伴有投機案例的偶發。這就如同開窗通風,往往就會伴隨著蚊蠅飛入一般。
例如,以往并購重組活躍季,會存在個別上市公司盲目收購、并購標的業績變臉、上市公司對標的整合管控不力等問題。尤其是盲目跨界收購和“三高”收購,不僅短期存在較大的炒作風險,長期更蘊含著后續整合管控失效、業績承諾無法實現等風險,它們也往往會成為導致并購重組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
這一輪并購熱潮所誕生的監管環境與以往不同,注冊制全面鋪開和合規嚴監管常態化是兩大關鍵詞。面對可能出現的新的活躍周期,需要厘清的是,活躍并購重組不等同于放松監管。
從監管指向看,所鼓勵的方向是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實施并購重組、提升投資價值,支持傳統產業企業并購新質生產力資產轉型升級。對于規范程度相對較差、交易執行能力較弱的“殼公司”,盲目跨界并購交易從嚴監管,嚴厲打擊“借重組之名、行套利之實”等市場亂象。同時,“高承諾、高估值”的定價模式,也需要交易各方摒棄、改變。
這種指向更像是一根平衡木。一端是鼓勵與包容,發揮并購重組作為企業外延式發展的作用,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另一端是防范可能出現的亂象,尤其是對于 “炒殼”“玩概念”“忽悠式”重組的緊盯和打擊。
熱情之外,也需理性。比如,市場的不確定性、文化整合挑戰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并購的成功率。而不當的并購決策,也可能會導致資源浪費和經濟效率的下降。在并購熱潮初起之際,此類風險也值得提前作出預判。
收益是風險的對價。在新一輪并購重組活躍期,樂觀者容易抓住機會;謹慎者容易規避風險。無論何種選擇,產業邏輯與運作合規,永遠是這一輪并購重組“趕潮者”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