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市場逐漸熱鬧起來,越來越多國內企業赴港上市,曾一度創下了一周時間內19家公司遞表的新紀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擬在港IPO的企業中,罕見地出現了硬科技、“專精特新”企業,比如半導體企業英諾賽科、光伏企業正信光電、工業機器人企業越疆科技等等。
一時間,港股的“含科量”驟然提高,這也是港股自去年推出18C改革以來,沉寂了一年之后的首次“大爆發”。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對部分硬科技企業來說,赴港上市是當下的權宜之計,但卻能收獲更多的確定性和未來的市場機遇。港股硬科技氛圍越發濃厚,給香港科技創新帶來了諸多利好,還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新機遇。
港股為硬科技企業帶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6月13日,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上市,成為港交所第18C章特專科技制度落地一年多來的首只上市新股。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從6月至今,已有超20家企業向港交所遞表或已正式登陸港股。僅在6月24日至28日一周內,就有19家公司遞表,創下了2024年以來的新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有多家是“專精特新”企業。比如,正信光電是2023年入選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協作機器人”全球市占率第二的越疆科技2021年被獲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凌凱科技2022年獲評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不難發現,這些硬科技企業都曾經是一級市場上資本的“寵兒”,比如半導體企業英諾賽科,背后有數十家VC/PE機構,總融資金額超60億元。有投資機構人士對記者分析,這類背后站著眾多投資機構的企業,迫切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背后投資機構強烈的退出訴求,因此,相較于在A股上市,部分企業赴港上市或許是權宜之計。
華南一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一些科創屬性、業績水平、業績穩定性達不到A股上市要求的企業來說,港股毫無疑問為其多提供了一個籌措資本的路徑,也給背后的機構股東多一個退出的選擇。”該人士認為,雖然大家對港股的估值和流動性都比較顧慮,但隨著港股科技企業數量增多,進而形成集聚效應,能吸引長期投資者的入市布局。
該人士還觀察到,今年以來,不少領先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在加速布局港股市場,尤其對于業績較好的私募基金來說,港股是其多元化布局的一個重要板塊。
在業內人士看來,港股市場制度相對完善、透明,也有利于企業做好上市預期。澳銀資本董事長熊鋼認為,上市的確定性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在內地市場比較優秀的企業,去香港上市進程會快一些,因為港股市場的穩定性、上市節奏和可預期性比較高,這是港股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
有助于提升港股投資價值 投資者需注意三大問題
硬科技企業前赴后繼登陸港股市場,無疑將大大提高港股市場的“含科量”,將給港股生態帶來怎樣深遠的變化?
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姚旭升認為,首先,硬科技企業的上市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場的投資價值。這些企業通常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代表著未來科技發展的新方向。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這些企業,分享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其次,硬科技企業的上市有助于增強港股市場的流動性。新的科技公司上市往往能吸引大量的資金流入,提高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同時,這些企業的成功上市也有望吸引更多優質企業選擇港股市場,形成良性循環。此外,隨著港股市場“含科量”的上升,港股市場的國際影響力也有望提升,這些因素將有助于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關注港股市場,進一步提高其活力。
而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則認為,對于美英資本來說,迫于地緣政治的影響,或許不能順暢地布局中國硬科技領域,但可以通過港股市場參與硬科技企業的投資,而且資金的進出也比較方便。
但在姚旭升看來,港股科技股的增長趨勢為投資者提供了新機遇的同時,投資者在投資分析和決策上仍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科技股通常波動性較大,投資者需要對市場波動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風險承受能力。第二,全球經濟復蘇、政策支持和市場情緒回暖是推動科技股上漲的重要因素,但投資者也應關注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第三,科技行業競爭激烈,監管政策的變化可能對行業和企業產生重大影響,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動態。建議投資者逢低布局長期持有,堅持分散投資的原則,降低單一股票波動對整個投資組合的影響。
港股“含科量”提升,無疑對正在著力發展科創的香港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助推力。姚旭升認為,首先,香港市場因眾多科技企業扎堆上市,而受到更多國際投資者的關注。其次,硬科技企業的上市有助于形成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吸引更多資源、人才和資金流入,推動香港科技創新生態圈的完善和發展。最后,通過支持硬科技企業的發展,香港不僅能夠加速本地科技創新,還能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