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區域協調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作出部署。即日起,證券時報開設“區域協調發展觀察”專欄,全面回顧四大區域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采訪專家學者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展望經濟發展空間,并提出政策建議。敬請關注。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郭博昊 賀覺淵
疾行穩進半載,盛夏又見花開。上半年,西部12個省(區、市)交出一份經濟發展高質量“成績單”:包攬全國經濟增速前三、區域外貿增速名列四大區域板塊第一、新產業新產品對產值貢獻持續提升,開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縱觀半年發展,新時代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仍在蓄力,優質投資持續發力,區位優勢進一步鞏固,營商環境、創新制度等軟環境不斷健全。當下,西部地區進一步構建“新格局”繪寫“新篇章”的號角已吹響,西部大開發將起勢登峰,向下一個篇章邁進。
經濟運行整體向好
今年以來,西部地區經濟運行表現整體向好。上半年,內蒙古、重慶、西藏、甘肅、新疆、四川、貴州和寧夏等8個省份的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超過全國整體,其中,內蒙古、重慶和西藏經濟增長均超過6%,包攬全國經濟增速前三。
內蒙古的半年經濟增速在全國一馬當先。在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局長曹思陽看來,堅持發揮投資關鍵支撐作用是重要因素之一。1~6月,內蒙古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1個百分點。
“內蒙古投資增速已連續三年實現高基數上的高增長且增速居前。”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研究員馮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這說明我國一些省份在基礎設施、產業升級方面仍有較大的投資空間。投資拉動的空間到底有多大,不僅要研究總量,還要結合具體區域,讓投資加力為增長作出貢獻。
地區GDP名列全國前三、汽車產量重返全國第一、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與四川并列全國第一、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長3倍……作為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重慶上半年經濟運行亮點頗多。
重慶理工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邱冬陽對記者表示,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是拉動重慶上半年經濟的重要因素。“上半年,重慶的汽車產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接近六成,其中6月份的貢獻率達88.3%,汽車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的特點決定了其發展有利于整體拉動當地經濟。”邱冬陽談到,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招商引資“賽馬榜”的發布、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機制的建立也激發了各方活力。
因地制宜向新求質
看發展速度,更要看發展質量。上半年,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不利影響增多,部分西部省份經濟增速出現波動,但不變的是各省因地制宜向“新”求“質”的決心。
在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主攻方向的指引下,上半年,除云南和青海外,西部10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快于全國整體,產業發展“質”“效”雙收。
從以新能源產業為代表的新產業新產品看,上半年,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傳統清潔能源大省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其他西部省份也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廣西風力發電機組、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7倍、1.8倍和1.6倍;新疆太陽能發電量、風力發電量分別增長69.8%、16%,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鋰離子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5.5倍、3.4倍和19.6%。產量增加轉化為產值增長的正反饋進一步形成,如廣西上半年新產業、新產品對產值增長貢獻率超過50%。
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看,上半年,重慶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賽道上持續發力,貴州大力推進“富礦精開”,陜西聚焦鋼鐵、有色、紡織等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相關標準加快實施應用,甘肅持續推動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煤炭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
“西部地區需要發展新質生產力,也有條件發展新質生產力。”馮奎表示,近年來,西部地區比較成功地發展了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千億級產業集群,這是發揮地區優勢形成的新產業,也為當地傳統產業轉型提供了支撐。
邱冬陽談到,西部地區不少省份和城市是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這些省份始終致力于制造業發展,一次次的產業轉型升級經驗和多年積累的工匠型人才隊伍為當地制造業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在新興產業發展方面,西部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
發展開啟新篇章
上半年,進一步構建“新格局”繪寫“新篇章”的號角已吹響。在受訪專家看來,西部地區已經開展的很多工作將為接下來的高質量發展蓄力。
投資既是當下的需求,也是未來的供給。上半年,內蒙古、甘肅、青海、重慶、四川、貴州等地的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實現兩位數同比增長。邱冬陽表示,在西部地區,投資保持較快增速為經濟持續穩定運行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西部地區各省份都制定了制造業集群發展方案。與之配套的還有生產性服務、金融服務能力提升規劃。如果這些安排都得到落實,地區經濟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栽下梧桐樹,引得金鳳來。西部地區省份從優化營商環境、招才納賢、支持創新等方面多管齊下。四川出臺政策,以控制成本為核心,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陜西啟動實施了新一輪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擴圍科技成果轉化試點單位。
“開放合作”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的鮮明底色。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網絡覆蓋國家(地區)增加4個、港口增加33個,推動沿線地區的開發開放。新時代西部“雙城記”加速推進。專家認為,西部地區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加快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這種開放融合戰略不僅鞏固了西部地區的區位優勢,也為機電產品為主的進出口貿易創造了有利條件,為西部大開發增添活力。
馮奎認為,增強西部地區的發展韌性、釋放更大潛力是擴大形成內需的重要方面,可從三方面發力。宏觀規劃層面,要著眼于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區域戰略重點方面,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區域關系方面,要深化東中西部產業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