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是資本市場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難得的機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資本市場持續發力,建立健全相關支持政策和服務體系至關重要,這不僅要提升制度設計對于新質生產力的包容度,還要培育耐心資本,優化服務,為新質生產力發展蓄勢賦能,提升資本“活水”支持科技創新的質效。
推動要素配置
不斷完善政策供給
資本市場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定價市場化等特征,在支持科技企業、增強核心科技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證監會近日在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時表示,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性、適配性,培育壯大耐心資本,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集聚。
中證金融研究院指出,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為要素市場化配置平臺的作用,圍繞企業投資價值形成價格信號,反映行業、技術、人才、風險和內外環境等各種因素,對關鍵要素和標的資產定價,將不同風險偏好和期限的資金有效轉化為社會資本,推動各類要素配置到新質生產力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關鍵領域。
近年來,IPO、再融資等服務科技創新力度的提升,成為資本加快向新質生產力領域聚集的重要體現。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是培育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據統計,截至7月28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IPO募資351.46億元。其中,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IPO募資額占比達53%。
以北交所上市公司為例,不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如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關鍵組件領域的重要供應商同享科技自登陸資本市場以來,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17473萬元,同比增幅達74.39%。又如作為我國高端無線通信測試儀器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創遠信科,在登陸北交所后不斷追加研發投入,近三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5.52億元,占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54.65%。
為了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監管部門持續加大政策供給。4月,證監會修訂《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進一步引導中介機構提高申報企業質量,凸顯科創板“硬科技”特色。隨后,證監會發布《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從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舉措,更好服務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6月,證監會發布“科創板八條”,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
一個多月來,首發上市、并購重組不斷涌現典型案例,推動“科創板八條”不斷付諸實踐。IPO審核方面,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問詢函已發出。并購重組方面,普源精電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已經證監會注冊生效,從受理至注冊生效用時僅2個月。思瑞浦發行定向可轉債收購未盈利標的創芯微的申請也已收到首輪問詢。隨著典型案例落地,更多并購重組實踐也緊隨其后,不少科創板公司已陸續披露多單產業并購交易,產業并購的活躍度明顯提升。
田軒認為,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政策還將繼續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傾斜,行業集聚效應有望進一步增強,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培育耐心資本
鼓勵長錢長投
耐心資本能夠為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壯大耐心資本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決定》指出,鼓勵和規范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范小云指出,耐心資本所開展的長期投資不僅是一個需要耐心的投資過程,更是一個復雜精益的項目管理過程,其核心是長期主義。在實踐中需要克服投資周期與投資項目回報周期不匹配、投資者與基金管理者利益不一致、投資者業績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等諸多技術性問題。此外,為壯大耐心資本,政府應有所作為,創造制度條件,統籌推進。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圍繞五大方面提出17條具體舉措,明確提出多渠道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來源,引導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投資創業投資,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范圍。動員有條件的社會資本做耐心資本,解決行業“缺長錢”和“無米下鍋”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證監會正在落實《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加快修訂《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制度,為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服務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加堅實的規則保障。
田軒建議,完善一、二級市場生態聯動,增強耐心資本的托底保障。一方面,拓寬創業投資退出渠道,加快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提升新型金融產品供給。另一方面,設置更加科學的投資者準入門檻,以資產規模及投資經驗等維度對投資者進行區分,進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優化投資者結構。
凝聚各方合力
賦能新質生產力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除了深化資本市場領域的改革外,還要深化金融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合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決定》提出,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按照“四新”(新賽道、新技術、新平臺、新機制)標準,遴選確定了首批啟航企業,加快新領域新賽道布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央行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5000億元,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境內科技型企業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境外機構業務特點和境內科技型企業發展需求,提出加大融資支持、優化管理服務等四方面16條具體措施。
中央資金在加碼布局高新科創產業的同時,外資在中國投資高科技產業也“快馬加鞭”。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385.7億元,電子、通訊等行業受到青睞。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建議,要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于科創企業,特別是那些初創期、風險較高但潛力巨大的企業,比如通過政策手段來分散風險,設立科技擔保基金、提供財政補貼、推廣科技保險,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對科技金融發展進行低成本支持等。同時,要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新三板與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等市場的有效銜接,暢通科技型私募創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激發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動力和活力。